纯净水设备:管道纯净水系统
管道纯净水系统以自来水或地下水作原水,通过特殊的高科技过滤技术,将处理后的纯净水通过专门的纯净水管道送到住户家中,用户只要拧开纯净水管道上的水龙头,就可以立即喝上纯净水。由于采用特殊的高超过滤技术,新的管道材料、严格的定期检测,加上的封闭式管网设计方案及其控制系统,可绝对保证用户的饮用水水质达 到直接生活饮用水的国家标准(GB5749-85),这种管道纯净水系统可广泛使用于居住小区、写字楼、宾馆之中。直接生饮管道纯净水,不仅能与国际水准和潮流接轨,且因管道纯净水除去了对人体有害的多种细菌和杂质,长期喝管道纯净水,可减少因饮用不洁自来水而产生的病因。用管道纯净水来做菜、烧饭、煮汤等,色香味更佳。
管道纯净水的开发不仅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,更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,由于采用了管网的优化设计,使整个管道纯净水系统的建设投资十分节省,因而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良好的社会效益。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市场上纯净水品牌纷乱,良莠不齐,其中的相当部分为假冒伪劣产品,而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,管道纯净水系统显然可以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。对于目前已建的写字楼或居住小区,也可采用微型纯净水给水系统。可以预见,这项技术将会在近几年内得到广泛运用,前景十分乐观。
纯净水设备:典型的反渗透设备工艺流程
原水加压泵-多介质过滤器-活性炭过滤器-软水器-保安过滤器-反渗透机-臭氧发生器-不锈钢储水罐-纯净水加压泵-精密过滤器-纯净水
反渗透是一种膜过滤过程。膜组件可去除99%以上的溶解固性物、颗粒、胶体、细菌及有机物。反渗透技术是当今先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。具有耗能低,无污染,操作简单、运行可靠诸多优点,广泛应用于医院、制药、化工、电力、电子、饮用水行业、食品和饮料业、生活小区等 纯水制备。
水的净化知识
自来水中的污染物:
1. 粒子:包括沙砾,泵中的残片等。这些粒子会堵塞阀、滤膜、管道及反渗透膜等。一般用过滤、显微镜方法可检测出。
2. 可溶无机物:指使水变硬的Ca、Mg、Si等物质,及CO2、N、P等物质。测试方法一般用电阻率和电导系数。
3. 可溶有机物:如,除草剂、杀虫剂、气溶胶、动植物组织腐蚀物。
4. 微生物:水的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,包括细菌、原生物、藻类等。
净化水基本方法:
通常的纯水化系统,主要采用以下的净化水技术:
1. 离子交换树脂去离子 :生产纯水最传统的方法。去离子过程是将水中的正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中的H+ 离子交换。自来水中的负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上的OH-离子交换,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。因此,离子交换树脂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,都要再生或更换。通过离子交换去除离子。能除去几乎所有的离子物质,而对非离子类物质无能为力。如果只用去离子化手段,不能生产出高纯度的超纯水。
2. 反渗透 :渗透是水通过一个半透膜从低浓度流向高浓度的一边。如果使用一个高压泵对高浓度溶液提供比渗透压差大的压力,水分子将被迫通过半透膜到低浓度的一边,这一步骤称为反渗透。反渗透可以滤除95%-99%的绝大多数污染物。因为它出众的净化效率,反渗透是目前纯水系统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技术。因为反渗透能去除绝大部分的污染物,若配合终端混合离子交换器,能显著地延长去离子交换器的使用时间。经反渗透处理的水是高品质的纯水,适合各种行业使用。
3. 活性碳过滤:化学吸附去除氯,有机吸附除去可溶性有机物。因为反渗透膜对氯和可溶性有机物比较敏感,所以碳过滤器常放在RO膜前去除这些物质。
4. 微孔过滤:或称亚微米过滤。用一个0.2微米孔径的膜或者中空纤维滤膜,滤除大于0.2微米的污染物。微滤过滤掉来自碳柱的碳微粒。离子树脂的碎片和任何可能进入净化水系统的细菌。
5. 超滤:超滤被用来除去净化水中所有直径大于0.01微米的微粒、热源、微生物。
6. 紫外氧化或光氧化:采用254 nm的紫外光除去系统中的细菌。采用185nm断裂或离子化有机物长链,为后续的去离子和有机吸收做准备。
7. 纳滤:是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, 其截留分子量在200-1000的范围内,孔径为几纳米,因此称纳滤。基于纳滤分离技术的优越特性,其在制药、生物化工、 食品工业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。用反渗透技术可生产出纯净水,但反渗透技术耗能高,产水量低,且去掉了几乎所有对人体有效力的微量元素。而纳滤技术则只脱除掉形成水硬度的Ca、Mg离子,而保留了部分盐类和微量元 素。此外,纳滤还可以脱除掉绝大部分农药、化肥、清洗剂等化工产品残留物,避免其对人体的危害。美国、日本等国已有效地采用纳滤技术脱除了水中87%~98~的THM的前驱物。纳滤技术在食品工业、制药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很广,我公司的科技人员能够根据纳滤的特性, 并结合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或生产工作加以推广应用。
反渗透系统的原理
反渗透系统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膜分离技术。此技术发展迅速,现已广泛用于水淡化除盐,制取高纯水和纯净的饮用水等方面。反渗透膜的孔径大都10×10-10m,它的分离对象是溶解中的离子和分子量几百以上的有机物。
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膜一般称之为理想的半透膜。当把溶剂和溶液(或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)分别置于此膜的两侧时,纯溶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溶液(或从低溶液向高浓度溶液)一侧流动。这种现象叫渗透(Osmosis)。当渗透过程进行到溶液的液面产生一个压力,以抵销溶剂向溶液方向流动的趋势,即达到平衡,此压力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。
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种类、浓度和温度,而与膜本身无关。在这种情况下,若在溶液的液面上再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外加压力时,溶剂将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,开始从溶液向溶剂一侧流动,这就是所谓反渗透(Reverse Osmosis),凡基于此原理所进行的浓缩或净化溶液的分离方法,一般称之为反渗透工艺。
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,它主要是在压力推动下,借助半透膜的截留作用,迫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分开。溶液浓度越高,渗透压值越大。在反渗透过程中所要施加的压力,在系统和膜强度允许的范围内,必需远大于溶液渗透压值,一般为渗透压值的几倍到近几十倍。
当盐的水溶液与多孔的半透膜表面接触时,则在膜的溶液界面上选择吸附一层水分子,在反渗透压力的作用下,通过膜的毛细管作用流出纯水。并连续地流出形成界面纯水层。
至于对有机物的去除,属筛分机理。因此,这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和形状有关。 孔径较大的膜,一般应用在超滤范围,称为超滤膜。超滤膜的孔为2nm-10nm,而反渗透膜的孔径为0.3nm-2nm。
所以,反渗透膜过滤能够更好的除去各种细菌,如最小的细菌“绿脓杆菌“(3000×10-10M):也能滤除各种病毒,如流感病毒(800×10-10M),还能滤除热原(10-500×10-10M)
反渗透的特点和应用
反渗透法具有设备构型紧凑,占地面积小、单位体积产水量及能量消耗少等优点,已应用于几乎所以行业。如前所述,它是在没有相变的情况下,依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推动,通过膜的毛细管作用流出淡化的水,而且它还具有膜的筛分作用,能除去极小的细菌、病毒和热原。因此自从开发以来发展迅速,不仅用于海水或苦咸水的淡化,也作为锅炉补给水的预除盐和制取超纯水,离子交换前的预除盐,受到需要既能除盐又要求除去细菌、微粒等行业的欢迎。近年来,国外开始认为饮用水主要要纯而不需要靠饮用矿泉水来提供矿物质,所以它又被广泛用来处理一般的自来水从而提供优质的饮用水(俗称太空水)
总之,由于反渗透应用广泛,优点多,而且开发以来膜的品种不断增加,质量不断提高,设备也不断改进,应用范围不断扩大,受到电力、电子、医药、食品等各方面的重视,反渗透技术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,特别是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EDI技术组合,使纯水制造进入了一个出水品质好、无再生化学品、连续稳定运行的新水处理时期。
水质检验标准表
项 目 |
GB5749-1985
|
GB17323-1998
|
CJ94-1999 |
色度,度
|
≤5
|
≤5
|
5 度 |
浑浊度,度
|
≤1
|
≤1
|
1NTU |
嗅和味 |
不得觉察 |
无异臭味 |
无 |
肉眼可见物 |
不得含有 |
不得检出 |
无 |
pH值 |
高于5.0 |
5.0~7.0 |
6.0-8.5 |
电导率(25±1)℃,μS/cm |
|
≤10 |
|
高锰酸钾消耗量(以O2计) mg/L |
≤1.0 |
|
2 |
铅(以pb计),mg/L |
≤0.01 |
|
0.01 |
砷(以As计),mg/L |
≤0.01 |
|
0.01 |
挥发酚类(以苯 酚计),mg/L |
≤0.002 |
|
0.002 |
耗氧量,mg/L |
≤1.0 |
|
|
三氯甲烷,μg/L |
≤15 |
|
|
四氯化碳,μg/L |
≤1.8 |
|
2 |
总硬度(以碳酸钙计), mg/L |
≤450 |
|
300 |
铁,mg/L |
≤0.3 |
|
0.2 |
锰,mg/L |
≤0.1 |
|
0.05 |
铜,mg/L |
≤1.0 |
|
1.0 |
锌,mg/L |
≤1.0 |
|
1.0 |
铝, mg/L |
|
|
0.2 |
硫酸盐,mg/L |
≤250 |
|
|
氯化物,mg/L |
≤250 |
以Clˉ计 |
≤6.0 |
250 |
溶解性总固体mg/L |
≤1000 |
|
500 |
氟化物,mg/L |
≤1.0 |
|
1.0 |
氰化物,mg/L |
≤0.05 |
|
0.05 |
游离余氯,mg/L |
|
以Clˉ计 |
≥0.05 |
硒,mg/L |
≤0.01 |
|
0.01 |
汞,mg/L |
≤0.001 |
|
0.001 |
镉,mg/L |
≤0.01 |
|
0.01 |
铬(六价),mg/L |
≤0.05 |
|
0.05 |
银,mg/L |
≤0.05 |
|
0.05 |
氯 仿, μg/L |
|
|
30 |
硝酸盐, mg/L |
以氮计 |
|
以氨计 |
≤20 |
10 |
细菌总数cfu/ml |
≤20 |
|
50 |
总大肠菌群cfu/100ml |
0 |
|
0 |
粪大肠菌群cfu/100ml |
0 |
|
|